湖南省汨罗市是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汨罗市推行“支部引领、市场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的“双引双带”工作机制,通过政府搭台盘活土地资源,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倾斜,撬动民间资本有序下乡,丰富乡村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加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有效推进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服务创新,开发农田建设贷、产业发展贷、集体经济发展贷等乡村振兴系列特色信贷产品,提供个性化融资方案精准解决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汨罗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吴玉和表示,这是汨罗农商银行近年来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着力点。
图为汨罗农商银行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设点,方便各类经营主体办理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肖瑛 摄)
自去年以来,汨罗市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贷联动创新,推进“小田改大田”试点工作,把“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引导、入市入场规范流转交易、获取银行信贷支持”三要素落到实处,推动土地集中有效流转,而汨罗农商银行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金融支撑作用。
2022年7月,由汨罗市农业农村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创建汨罗市农田基础设施及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主要负责高标准农田土地流转、智慧育秧基地和现代化果蔬种植基地的建设,解决部分企业、合作社及农户前期资金缺乏、投入设施设备能力不足的问题。
农田水利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解决项目资金困难,汨罗农商银行党委高度重视,班子成员积极对接政府及职能部门,多次实地走访项目方,紧盯项目重要节点,通过多部门联动协作,成功向汨罗市农业农村发展有限公司发放2亿元组合担保银团贷款,为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注入了“强心剂”。
图为汨罗市桃林寺镇亦仁村种粮大户吴安保介绍“小田改大田”情况。(肖瑛 摄)
“小改大是好事啊,就算垫钱也要干。”桃林寺镇亦仁村种粮大户吴安保说。多年来,他流转的水田一直都在千亩徘徊,深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好处,他去年果断增加流转水田2865亩。尽管当时汨罗市农业农村发展有限公司对这部分水田的改造还没有启动,但吴安保已经迫不及待地从汨罗农商银行申请了200万元“农田建设贷”,在今年春耕前完成了“小改大”。
“村里协调免除了5年租金,加上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撑,我可以边改边归拢资金,早改早受益啊!”吴安保算了一笔账,改大田后,稻谷总产量提升不少,摊到每亩能有200斤,按照今年早稻市场收购价格算,平均每亩增收不下300元。
获得“农田建设贷”支持的远不止吴安保一家,截至2023年6月末,汨罗农商银行共发放“农田建设贷”支持“小田改大田”项目54个,金额22381万元。
这项业务从无到有,开办速度为何如此迅速?去年汨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立后,汨罗农商银行积极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及省联社推进农村产权抵(质)押金融服务创新试点相关要求,全面摸清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抵押登记和流转平台建设等情况,积极发挥农商银行在农村产权交易中资源配置作用,为构建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和完善的服务功能积极献策献计,并制定了《湖南汨罗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业务创新试点实施方案》。
在建立了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受理、贷款登记、价值评估、贷款发放、贷后管理、抵(质)押物处置、风险防范等制度体系的情况下,汨罗农商银行把业务办理点开设到了汨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今年3月,桃林寺镇石桥村种粮大户李岳平购买农资、育秧苗急需资金,因其流转的3876亩土地已确权登记颁证,汨罗农商银行简化业务办理流程,迅速以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权抵押发放贷款250万元,为农户春耕备耕送去了“及时雨”。
去年完成4.8万亩常规任务后,今年汨罗市引进社会资本1.9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03万亩,明年计划改造超8万亩,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粮专业户纷纷加入流转队伍,以前无人问津的差田、闲田转眼就成了“香饽饽”。
图为汨罗农商银行贷款支持弼时镇铜盆村发展鹌鹑养殖,增加村集体收入。(肖瑛 摄)
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汨罗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花心血下苦功,实现了走访基本全覆盖,建成了实用高效的基础信息库。
目前汨罗市共有合作社1587户,汨罗农商银行已建档评级1296户;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4户,已建档评级44户;集体经济组织177户,已建档评级177户。截至8月末,汨罗农商银行向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授信4.69亿元,贷款余额达3.94亿元,广袤田野“金融活水”汩汩流淌。(本报调研组)